浅析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及应用(专业资料)-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18 12:46:25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本文从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着手,阐述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并由此出发深入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两大理念——城市生态体理念和数据河流理念,分别从系统化的角度和数据动向的角度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和发展方向。

  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孕育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以信息获取为内核、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全球信息化第三次浪潮,原有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新技术正在逐渐改变城市的消费结构、产业体系、运行模式、物质文化生活和思维方法,城市发展日益迫切地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而创造城市发展的新优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正慢慢的变成为城市化、信息化趋势中的新兴城市运行模式。

  中国的城市化已确定进入加速期,在步伐加快的同时,对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上一个城市化周期带来的种种城市病,诸如人口增多、住房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治安问题等等,都需要在本阶段予以解决或缓解,智慧城市正是这一时期城市运行的新选择:

  北京,正在从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方面做智慧城市的建设,并有望在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正在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

  宁波,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

  从一线到二线,各大城市正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拥抱智慧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并非单纯理论上的技术模型,而是经济、科技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时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内核在信息化浪潮中的延伸,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而智慧城市的需求也为这些新技术革命创造了广阔的天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会生长、发展、演化的系统化生态体,有三大运行主体——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企业或专职部门)和公众(社会团体、社区、个人),这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生长于特定的资源环境中,依靠共同的基础设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城市生态系统涉及城市功能的若干核心领域及其子领域,是通过协作方式将相关领域整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核心领域包括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协助解决这些核心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城市管理方面,市政治理效能有待提升,政府要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提高行政效能,“智慧市政管理”能够给大家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与高效的行政管理,应用体系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城管、智慧公共安全等;

  产业经济方面,需要优化产业体系、发展新兴起的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智慧产业经济”提供良好的企业环境,依托海量信息数据的搜集和存储、数学模型优化分析以及高效性能计算技术,通过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以智慧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应用体系包括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产业园区等;

  社会民生方面,市民生活品质有待提升,城市居民社保、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基础服务都亟需完善,“智慧社会民生”保证了稳定的社会与高品质的生活,市民在工作、生活中可获得一站式、互动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随时、随地、随需获得“衣食住行乐财教医”等信息服务,家居生活还可实现远程化智能化管理,应用体系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教育、智慧社区等;

  资源环境有待改善,“智慧资源环境”为发展可持续的资源和环境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的可能,应用体系包括智慧水资源、智慧电网、智慧环保等;

  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智慧基础设施”为城市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充分整合利用提供了可能性,应用体系包括智慧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等。

  要发展智慧城市,就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城市由各司其职的独立系统建立并管理的理念,将城市视为由多个相互连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而非各个独立的领域。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在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领域中,充分的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科学新兴技术方法,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进行智慧的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使城市成为一个和谐运行的新智慧生态系统。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依托河流而生长、发展的,台伯河浇灌了罗马城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巴比伦城的伟大,开罗的宏伟离不开尼罗河的慷慨馈赠,而中国的伟大古城西安也是在黄河流域茁壮发展的。

  而智慧城市的生长、发展也同样需要依靠河流的灌溉,这就是数据的河流,智慧城市的感知化、物联化和智能化,正是数据收集、传输、挖掘分析和利用的过程,可以说,智慧城市是从数据河流中孕育出来的城市运行新模式。

  智慧城市要求更全面的感知,利用传感器感知所有物体和环境的状态,这是信息收集的过程,利用城市中的监控摄像机、传感器、RFID、移动和手持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等收集城市运行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政府政务活动中的数据、企业商业运作中的数据及公众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数据等。

  智慧城市要求更广泛的相互连通,这是数据传输的过程,不仅包括技术层面上利用网络传输信息,还包括了城市运行主体政府、企业、公众彼此之间信息互联互通的范围和标准。

  智慧城市还要求更深入的智能化,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对生产生活实现智能控制,也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利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高速分析工具和集成IT,可以实时收集并分析城市中的所有信息。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以此为数据支撑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公司能够借此发掘新兴的商业模式,公众也可以从中获得生活工作的舒适便利,城市的各个运行主体都可以从数据河流中吸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养分。通过深入的智能化,这条数据的河流才真正鲜活起来。

  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利用,城市就像拥有网络神经系统的生命体一样感知环境、传递信息、运算数据并支持决策,城市体内这条流动的数据河流就是智慧城市生长发展的温床。

  同时,就像所有真正的河流一样,如若缺失了河堤的防护,河流的无序泛滥也会带来非常大的灾难,因此,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应注重河堤的修建,数据河流的堤岸一边是信息安全,另一边则是标准化。

  信息安全涉及到政府、企业、公众每一个城市运行的主体,没有健全的安全机制的保护,海量的数据信息将会像脱缰的野马,危害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首先明确信息的安全机制,除了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推广以外,还应建设重要的数据灾备中心,同时在制度上,需要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制。

  标准化是智慧城市相互连通的基础保证,除了技术标准化、还有制度规范的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就好似盲人摸象,设备无法互联、系统不能互通,各自为政的局域智慧没办法实现智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重视各类标准的建立,有标准护航,智慧城市的发展才有保障。

  在智慧城市的实践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属于“智慧市政管理”的核心领域,是“智慧政府”最广泛的应用。

  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城市管理者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技术和资源,建立城市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平台有助于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提高城市管理上的水准,增强城市运营管理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各城市由于发展目标、信息化基础不同,在平台的规划建设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都是围绕城市管理的基本功能——应急指挥调度和日常业务协调——这两方面开展规划的。当然,没有一个生态系统是单纯依靠初期的规划就能达到最佳运作时的状态的,针对城市这个不断生长的生态系统,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规划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未来需求变化的可能性,不仅在技术运用上要有领先意识,在整体架构规划上更应保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拥抱变化的理念适应未来的增长和改变。

  首先,更全面的感知——整合数据资源。对公安、交警、防汛、气象、环卫、重要的生产企业、危险品存储运输企业等相关企业或职能部门现有的数据资源或信息平台做整合利用,充分获取政务管理相关的人、组织、资源信息。

  在社会资源整合过程中,要进行技术上的规范化处理:针对已有资源,设计接入技术方案;针对新建、拟建资源,提供接入标准。

  其次,更广泛的互联互通——联网规划。根据当地广域网的现状及各委、办、局的网络现状,规划最合理的联网方案。在进行联网规划时,还应最大限度地考虑联网技术和信息联网模式的发展的新趋势,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判断现有联网环境利旧的可能性。

  最后,更深入的智能化——平台功能规划。平台功能的整体规划应能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通过平台,能轻松实现对城市管理信息的全面感知,政府各个部门和重要企业的数据信息相互连通,为管理者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规划建设,除了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利用以外,还应注重机制和市场两方面的配合:

  机制方面应建立完整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加快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机制的建立能确保城市运行主体在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平等、自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运行主体自主、自觉地参与数据的采集和使用。

  市场方面,应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研究建立信息资源的产权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以非政务性服务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市场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服务,带领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或商业性信息服务,由城市各运行主体共同培育信息资源市场。

  只有机制、市场层面都予以配合保障,平台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管理者科学指挥决策的智慧支撑。

  城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生态综合体,跟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生长、发展、演化,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城市,是新型城市运行模式。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整合利用,智慧城市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核心服务,促进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源有效利用、环境更加友好、人民安居乐业,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上一篇:塑造未来智慧城市的趋势 下一篇: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应然路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