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数字乡村建设的意义比想象得更重要(一)-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28 13:00:16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是通过发展数字乡村经济、建设数字乡村社会、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乡村生产方式、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发生变革。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坚实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发展难题的解决,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饶静认为,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其不仅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基础保障,而且有助于形成较为强大的市场和需求,并逐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名望认为,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然而,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数字鸿沟、农村人口结构不合理和农村居民数字信息素养欠缺等方面的挑战,对此,需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公共政策予以应对。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人居空间三者融合发展并进行数字化转型,即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以及生态保护进行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形成高质量且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但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及整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堵点。数字乡村建设能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打通农业生产中的堵点,改变中国农业竞争力弱、资源消耗大的现状,助推中国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市场供给方面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生态经济以及休闲文旅产业,形成农村经济新业态,突破产业瓶颈、加强创新供给,进而有效提升供给能力。数字乡村社会的建设致力于提供城乡统一的智慧公共服务,这提升了农村人口的幸福指数,也为农村劳动力供给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在数字乡村治理方面,数字技术助推构建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等资源资产的数据管理平台,畅通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资产要素流通渠道,穿透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形成较为强大有效的生产供给体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一直是我国拥有的巨大优势,但乡村的市场资源仍处于较弱的地位。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首先可通过财政投入进行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第二,数字乡村经济的发展会催生大量的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重构,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第三,乡村居民能运用数字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置商品,使得乡村居民的消费产品品种类型越来越丰富,消费方式的网络化程度慢慢地提高,消费层次稳步提升,内需潜力得到一定效果释放,有利于推动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形成。

  一方面,通过开启“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乡村基层党组织以在地化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同时,乡村基层党组织通过线上平台建设,丰富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可以轻松又有效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需求,提高及时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的能力。数字乡村建设也为基层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新路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另外,通过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宣传乡村文化成果、促进乡风文明。由此可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可以加快形成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手语播报数字人”为听障人士报导冬奥会 下一篇:数字村庄六大内容及含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