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测绘日丨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时空大数据服务智能新生活-亚洲ca88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4-07-28 00:11:22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2021年8月29日是第18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活动日主题为:“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基础测绘贯穿于自然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建设、产业项目落地等各项城市建设进程,推动智慧城市有序发展。 近年来,伴随惠州加速“融湾入圈”,惠州基础测绘工作也迎来提质发展。今年3月,被列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国家试点项目的惠州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建设顺利验收,惠州一举成为全省首个完成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任务试点城市。 “云平台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上,聚焦时空大数据,汇聚、融合、管理、挖掘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时空信息、空间大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共享服务。”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结合惠州抢抓“双区”建设机遇,该局将持续推进智慧惠州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的高站位建设发展及应用,一直在优化城市地理信息指引与服务,为惠州高品质建设和市民生活提供有效信息保障。 2021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说明,要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治理精细化。惠州智慧城市建设提速发展,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在这一背景下也迎来顺利验收。 今年3月,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组织专家对《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进行验收,通过现场功能检验和运用评测,项目顺利验收,也使得惠州成为全省首个完成建设任务的试点城市。 城市信息智慧平台一夕顺利验收的背后是惠州市自然资源部门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 该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惠州早在2015年4月就申报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2015年6月获得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并列入全国试点城市。在2017年3月完成设计的具体方案的评审及招投标工作;2017年12月完成数据采集、汇聚与处理,项目通过初验;2018年6月,平台开展试运行,并开始对外提供数据服务;2018年12月,完成合同和项目预验收工作;2018年12月至今,平台运行稳定满足和通过功能和性能要求。 为何要搭建这一信息平台?据悉,该平台作为“智慧惠州”的重要组成将为惠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权威、可靠的时空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汇聚了时空大数据,汇聚、融合、管理、挖掘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时空信息、空间大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共享服务。 聚焦该项目建设能够正常的看到,项目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统一了惠州市的时空基准,完成了惠州市域时空数据库建设,实现了自然资源、公安、环保、水务等32个部门61类基础空间数据、276类公共专题数据、136类逻辑传感数据、79类空间规划数据、16类物联网感知数据及13类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的汇聚,构建了数据来源权威、类型丰富、全空间覆盖的智慧惠州时空信息大数据体系。 据悉,该云平台以地形图为基础,对境界、政区、道路、水系、院落、建筑物、植被等内容做实体化,建立地理实体数据库,并赋予唯一编码,作为与别的行业和专题数据来进行关联的基础,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的“地理画像”。 “基础数据的搭建意味着城市搭建起了‘数字骨架’,基础数据在平台上实现了互通互享,既可避开多尺度、多投影、多格式地图数据整合,也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支撑城市管理者进行时空决策,真正让城市公共数据跃动起来。”负责该云平台项目建设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 事实上,惠州市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涵盖内容远不止于此。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城市的宏观规划建设,还是延伸到微观的城市生活,测绘地理信息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随着基础数据的一直在优化和更新,平台的数据也将动态实现优化,更精准。”该负责的人介绍,在云平台上,时空大数据它的基础,基础时空数据则是时空大数据的核心,它以原有的基础测绘成果为基础,以新型测绘产品为抓手,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为手段。 具体有哪些?记者发现,在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惠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HZCORS),是基于现代GNS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化实时定位服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型定位与导航综合服务网络。惠州市已建立 13 个基准站,形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与此同时,该平台还接入了超过十个年份的高清影像和连续17年的卫片执法影像,切实有效地将时空大数据应用落到了实处。 此外,云平台汇聚现有的各类地名地址数据,通过统一时空基准、完善属性信息,最终形成覆盖惠州全市、多源数据融合、具有统一分类和属性结构的地名地址数据库。 截至目前,该云平台拥有涵盖全市的约87万条标准地址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合作,由企业定期提供最新的兴趣点数据,保持了兴趣点数据的鲜活性,让城市公共数据跃动起来。”云平台负责人直言,这也确保了数据的统一、精准和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基础上,云平台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形成覆盖惠城主城区124平方公里、分辨率优于10厘米的三维实景图,实现了对主城区的精细刻画,填补了惠州市三维模型数据的空白。 此外为进一步方便群众使用,该云平台还推出了时空信息移动平台APP,拓宽数据使用渠道和获取方式。基于云平台实现基础数据、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数据等数据的直观展示、查询浏览,以满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安全地访问时空数据,使智慧城市服务从办公室模式向移动互联模式转变,提高信息访问和使用的效率,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如果把地理信息数据比作城市建设的血液,那么以新型测绘产品为抓手的基础时空数据就是抓住了时代脉搏的新鲜血液。 记者注意到,时空大数据是云平台的基础,基础时空数据是时空大数据的核心。平台以原有的基础测绘成果为基础,以新型测绘产品为抓手,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为手段,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需求、新挑战作出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源源不断地为“智慧惠州”输送着新鲜的“血液”。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监测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2019年上线到当前,两年多来,伴随“智慧惠州”的持续升级、应用,云平台用户登录95万余次,访问页面860万余次,接口调用2500万余次,地名地址匹配1260次,其中调用数据最多的部门是交通局,使用最多的数据除基础底图以外依次是城市总体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设计、地名地址等。 “不只是交通领域信息调用,该平台在生态环境、交通、水利、旅游、规划、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也正在不断得到应用,作为基础平台为相关主题应用提供了基础。”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这实际上也代表着“智慧惠州”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正在慢慢地提升,通过对全市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录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数据服务,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交换的有效平台。 在此前惠城区启动“三旧”的改造中,江北街道就通过云平台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改造规划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拟定一个成片连片改造区域,系统依据标图建库范围、城市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结合片区地块权属、规划道路红线、现状道路、现状建筑分布及开发强度等情况,考虑用地范围、规划功能单元、道路、河流及产权边界等划定改造单元。 在教育专项规划工作中,云平台为城市规划编制部门提供学校承载压力分析,通过此项功能,可直观判断学校是否为超负荷运作状态,从而推动有关部门及时调控学生数量、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社会公众服务方面,云平台构建了惠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依照国家天地图的要求做了升级改造。系统挖掘政府部门的政务资源,以“政务+服务”为导向,形成办事地图。 上一篇:首都北京正成为国家经济中心 下一篇:【48812】地舆国情监测云渠道海量数据 为科研之路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