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会】创新引领实景三维建设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日程公布!-亚洲ca88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4-12-26 07:08:49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2024年11月5-6日,以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为核心,聚焦数据要素、低空经济、自然资源数智化、人工智能等热点,汇聚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智慧的 11月6日,创新大会特设“创新引领实景三维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邀请多位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等领域的专家,探讨实景三维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分享在实景三维创新引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探索和实践经验。欢迎各位扫名参会!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研究所(自然资源行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所长(主任) 翟亮,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学技术创新人才,《Internationale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副主编,国际制图协会(ICA)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委员会副主席。主要是做实景三维建模与安全应用、自然资源监测与分析等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学技术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任务、工业与信息化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多项,先后荣获测绘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权威统一、覆盖全域的三维空间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当下,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均在抓紧推进本地区建设实施工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实景三维重在创新、难在应用已成为业界共识,特别是如何统筹实景三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应用已成为各地实景三维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本报告从标准体系构建、关键研发技术和安全应用等方面,聚焦三维网格模型构建、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实景三维数据政务安全应用技术探索等方面做探讨。 毛炜青,现任上海市测绘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首席数据官,上海市空间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自然资源高层次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曾任上海市测绘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上海市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关键技术及地理信息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包括上海市空间地理数据库以及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的研发和空间地理信息应用项目建设。 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智慧治理需求,分析上海城市三维地理信息在长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聚焦现实城市数字化复现,提出城市三维模型治理和建设新途径,形成实景三维上海建设方法和应用途径,进一步赋能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的经济发展。 张浩,主要是做新型基础测绘、时空信息云服务等工作,负责江苏省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和省市县天地图平台应用服务,获评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学技术创新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先后获江苏省科技奖、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10余项,参编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1项、省级区域标准4项。 江苏通过省级地理实体库建设和徐州、太仓等试点实施,总结形成了“标准统一、任务协同、成果共享、数据融合”的省市县地理实体协同生产“江苏模式”。按照“一库统管、统一赋码、三级联动”的协作模式,实现基础地理实体省级总库、市级合库、县级分库协同生产,逐步实现一库观全省、一库管全域。基于该模式编制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省市县协同生产更新作业规程》,已纳入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文件,并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 李东阳,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测绘中心副主任,正高。一直从事地理信息应用推广工作,先后承担浙江省水利、应急、环保等十多个厅局和五十多个市县的数字化改革工作。被评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第三梯队人才、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 1、分享跨行业跨部门全空间全数据成果集中汇聚、管理思路,有效赋能基层数据管理提质增效。 2、分享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市县在线联动更新思路,更好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嘉兴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建英,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嘉兴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嘉兴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嘉兴市“南湖百杰”暨专业方面技术带头人;曾获浙江省“最美测绘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先进个人暨省部级劳动模范。多年来,一直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持完成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家试点建设以及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嘉兴试点工程,并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等奖项二十多项。 实景三维建设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本报告分享了嘉兴实景三维建设与应用经验,从标准规范、新型产品、平台优化、管理机制几个维度介绍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二三维一体时空数据库建设,分享以空间身份编码为纽带的政务信息关联和时空信息知识服务的创新实践,展示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实践,为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和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葛亮,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9项,授权专利4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检索8篇。主持和参与的各类应用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16项。参与国家标准编写2项,行业标准1项,区域标准11项,参编专著2部。担任天津市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2019年天津市测绘学会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称号,获得2021年天津市测绘学会青年测绘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称号,获得2022年中国测绘学会青年测绘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称号。 彭明军,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首批高层次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杰出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智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建设。近年来,负责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多项科研生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和工程奖,主参编等多个规范。 本报告围绕实景三维支撑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核心要义,结合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多年来在实景三维,包括倾斜三维、模型三维、视频流全景地图等方面建设的情况,以及服务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工作,探讨了城市设计、规划审批、规划监管各个阶段对三维测绘地理信息特别是实景三维的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实景三维产品的生产采集特点、数据结构特征、可视化特性等,分析归纳了不一样实景三维产品的在规划管理各个阶段的应用模式,提出了面向规划管理的实景三维建设在标准研究、产品生产、轻量化服务、广泛化应用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切实提升实景三维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支撑能力和水平。 井燕武,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中心信息技术所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时空大数据相关应用研发、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 介绍基于实景三维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建设软件平台支撑三维地籍数据生产、日常管理和成果应用,分享实践经验。 许,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首席技术官,主要是做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信息化技术探讨研究、产品研制与技术管理工作。曾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银奖等多个奖项。 面向实景三维赋能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整体目标,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监管、公共服务保障和安全底线守护等主题,提出“数据赋能、技术支撑、知识融合、场景驱动”的思路框架、路径和方法,分析实景三维数据生产、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需求和技术实现手段,介绍以实景三维为依托的城市国土空间综合治理典型应用场景。 滁州学院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院长、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李伟涛,博士、教授。现任滁州学院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院长、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滁州学院数字信息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先后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百万元以上产学研项目5项,累计到账经费1600余万元。 滁州学院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围绕实景三维大规模快速获取、快速建模与自适应表达、时空关联与位置聚合、按需服务协作平台等关键技术,面向滁州市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城市大脑、数字乡村、土地整治、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工程建设现实需要与示范应用,完成了系列实景地理信息研发技术、滁州市全域1.3万平方公里实景三维的建设和多领域的应用。 马静丽,主要负责公司产品技术落地应用的实施与服务工作。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作为资深GIS从业人员,有着非常丰富的技术咨询服务和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先后参与了诸多行业应用的项目建设工作,包括实景三维平台建设、数字孪生/CIM平台建设、工程建设AEC平台建设、地理时空平台建设、企业级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行业一张图平台建设、专业GIS制图工具平台建设等,在智慧城市、测绘、规划、教育、基础设施、应急等行业进行深入技术应用实践,并以核心产品技术GeoScene为支撑,积累了相关行业解决方案。 易智瑞实景三维平台是基于GeoScene国产自主GIS平台,立足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任务和要求、针对各类用户群体、面向多行业通用需求研发的一款基础服务平台。平台将已有的传统基础测绘生产数据库与地理实体数据库进行融合存储与管理,完成城市时空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基于地理实体的数据汇聚与管理,构建基于地理实体知识图谱的实景三维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多层次时空大数据中心服务体系,以服务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确权登记等业务体系,并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 2024年11月5-6日,以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为核心,聚焦数据要素、低空经济、自然资源数智化、人工智能等热点,汇聚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智慧的“2024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欢迎扫名,免费参会! 会前注册报名并于11月5日到会,签到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现场注册用户,将不能享受)。 上一篇:2025福建福建省国家公职位表 下一篇:中国信息化•中国信息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