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城市规划不能脱离老百姓-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09 02:19:16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城市规划在新形势背景下面对新的挑战该怎么样应对?9月25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全体大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围绕“城市治理”为主题做出了他的解答。

  首先什么是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是在国家基本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对传统城市管理的完善和创新,是政府会同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以更有效满足市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核心,覆盖了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各种方式和方式的统称。”其中包含了两个概念:以人民为中心,和多元治理的概念。

  尹稚认为,今年是从高质量的城镇化进程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进程的开局之年,但“高质量”仍然是“十四五”的关键词。“高质量是当下很长时间的议题,全面现代化是未来更为持久的议题。”而在这个议题下,离不开的是人。从个体人和社会人的方面出发,不一样的人群、不同地域的人群,怎么布局它的自主、多元、公平和全面的发展需求?“多元人群无差别发展的满足,不同人群在一个有效的人居环境里能各得其所,找到符合他生存、生活、发展的空间,其实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家之所以喜欢成都,可能最早是因为这一个地区生活成本相对低、自然环境又很好、城乡融合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但是从人本需求、多元人群的共同发展角度来讲,还可以深挖出成都很多更有意思的地方,才是吸引人的根本。”在尹稚看来,成都特有的包容、和谐的文化在当代都有着非常强的现代意义,正是这样的文化逐步发展支撑形成了成都的基本发展路径和基础。“目前中国的国家规划体系正在剧烈变动当中,我们还在建构之中。但是在这样一个体系当中,不管怎么去折腾,实现一个规划设计良好的场所,仍然是跟老百姓最贴近的东西。”

  最后,尹稚提出了四个问题表示需要在以人为本城市治理中给予更高程度关注,同时也让大家对城市规划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更深入的去思考。“第一个就是空间权利的赋能与分配,第二是开发与更新当中的空间正义的问题。第三就是新时代背景下时空关系的重构,规划师要不要一头扎到非常细的技术里?第四就是广义的建设和运营当中多元主体关系的深度的处理以及新的这种机构的建立。”

上一篇:物联网的功用、使用领域及关键技能 下一篇:2017国家公申论热词:“城市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