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杂志2022年2月刊抢先看——室内定位位置服务新蓝海-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8-02 12:32:49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音频定位,自主室内定位技术的弯道超车——访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锐志

  室内定位是全社会数字化的重要基石——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

  “位置服务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并且正在改变世界”——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

  国内首个自动驾驶领域的地理数据省级标准是如何出炉的?——访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处长楼燕敏

  用活遥感技术方法,锚定地理大数据核心定位——访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瑞新

  从计量视角看测绘装备的发展——访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海波

  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催生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传统观念的变革。智能时代的测绘与位置服务领域,需要被再度审视。刘经南院士认为,泛在定位是用户在泛在测绘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来感知目标、事态时空位置、环境及其变化的活动。因此,近年来出现的室内定位技术,也属于泛在测绘、泛在定位的范畴。

  业界专家这样认为,室内定位、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服务是一场真正的变革,基于多种技术融合能轻松实现对每一个人通行路径的智能引导,由此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定位导航市场,便捷了、甚至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一个全空间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近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在“一切都可以数据化、一切数据都可以业务化”的数字时代,地理空间智能将驱动地理信息高质量服务,地理信息获取将进入“地理空间智能”新时代。

  2021年9月23日,由武汉大学成果转化企业浙江德清知路导航研究院研制的音频定位芯片,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发布。历时五年,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锐志教授带领团队,实现了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攻关到工程化、产业化的飞跃。

  2016年开始,针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无法室内定位的瓶颈难题,陈锐志带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可用高精度室内智能混合定位与室内GIS技术”团队,突破消费级智能终端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音频定位成套方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推出了高精度音频室内定位芯片。

  他们如何在众多室内定位导航技术中找到音频定位方向的?与市场同类型产品相比,音频定位芯片性能如何?他们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又是如何来解决的?该技术能应用于哪些场景?本刊记者联系陈锐志教授,请他带来详细讲解。

  如今,随着室内/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我们在室内环境的活动慢慢的变多,尤其是在大型场馆环境中,也存在“我在哪”“我该往哪去”的需求。对人而言,室内环境非常陌生或环境过于复杂,就可能会引起我们仅凭经验无法辨别方位和路线,势必需要额外的信息和工具辅助,精确的室内定位就像室外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一样,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物而言,位置感知是基础且必要的。室内移动物联网节点、机器人、位置敏感和移动作业设施更需要实时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服务,它是 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运行的必要前提。

  作为一名扎根北斗科研一线年的资深北斗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对于室内定位导航有着独到的认知。他认为,泛在精准连续智能的室内导航定位将是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并将推动数字孪生、工业制造2025、智慧城市以及智能型社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

  如果能够与蚂蚁沟通,定位蚁穴,岂不是可以不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鸟在天上飞,它们为什么不会碰撞“追尾”?……也许人们不理解科学家们这些脑洞大开的想法,也无法懂得他们科学探索的“奇妙世界”,但是,毋庸置疑,这些探索出的“智慧”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想法很有独创性,能将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科学研究的方向。这些奇思妙想催生出了许多科技上的“奇花异果”。

  比如他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攻关,提出了一套TC- OFDM定位与通信融合的新型信号体制,构建了“天地一体”的室内外无缝定位体系,有效解决了多网融合共享的难题等,为大幅度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这样的技术,未来可感知的位置将为人类带来智慧服务,亦或改变世界。

  定位可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划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两大类,在室外,卫星定位技术和基站定位技术是室外定位技术的主流,已基本满足大家在室外场景中对位置服务的需求。但人的日常活动大多在室内进行,个人用户、服务机器人、新型物联网设备等大量的定位需求也发生在室内。

  近年来,位置服务的有关技术和产业正从室外向室内发展。从室外走向室内,要跨越的最后一米到底有多“远”,这一米又要哪一些技术提升,蕴涵了多大的商业潜能?而从定位到导航,又要哪一些技术融合发展?《中国测绘》杂志邀请到腾讯位置服务专家研究员袁义龙,为读者深度剖析从室外到室内的“最后一米”。

  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服务场景无一例外存在着服务“盲区”——室内空间。每当人们进入写字楼、购物商场、地下车库等室内空间时,GNSS信号无法正常接收,导航定位软件就难免陷入“迷茫”境地。

  如何解决导航定位“最后一米”难题,怎么让精准位置服务有效地向室内空间延伸?面对这一难题,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和事业单位纷纷聚焦于此,并给出了各自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图通”)就是积极入局室内导航定位领域,并在关键 技术和产品化上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代表企业之一。正如全图通研究院院长贾蔡所说:“自2016年企业成立以来,我们就聚焦于精准位置服务,致力于实现孙家栋院士所说的‘天上北斗好用,地上用好北斗’的使命目标,而精准位置服务由室外空间走向室内空间是大势所趋。因此,攻克室内导航定位难题,无疑成了我们的必答题。”

  “对我来说,大商场就像迷宫,总是找不到想去的出口。”孙涛每次去大型商场都会迷路。想必各位读者也有过类似的体验:逛完商场找不到车停在哪、在机场 找不到登机口、在医院找不到想去的科室……这些场景中,导航软件因卫星信号难以穿透建筑物就“爱莫能助”了。一直专注于室内定位导航的码石科技未解决这一问题,也一直在寻求和探索低成本、简单易用的室内定位导航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酵,“无人驾驶时代”似乎已经如箭在弦了!从产业链看,政府、车企、图商、技术研发商,乃至顾客,都已经跃跃欲试。当无人驾驶技术真正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实用产品的时候,有人预言其将颠覆跟汽车相关的几乎所有产业,并预测这是10年内可见的最具颠覆性的产业变革。

  2021年12月,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研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的《智能网联汽 车道路基础地理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对外发布,成为国内首个自动驾驶领域的地理数据省级标准。

  那么,《规范》是如何出炉的?将怎么样来规范智 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地理数据的生产和应用?会对国家标准及另外的地方标准起到怎样的作用?为此《中国测绘》记者特别采访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处长楼燕敏,她亲历了《规范》从无到有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既是见证者,也是主要负责人。

  2018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自然资源部组建成立,履行测绘行业管理职责。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意味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新舞台、新需求、新使命,要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必须发挥体制优势,在自然资源管理全局中找准定位,加快融合发展。面对这一大命题,各级自然资源和测绘地理信息主管单位都在思考怎么样关于发挥体制优势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融合发展。

  2021年9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 “内蒙测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新的牌子意味着新的职责使命、新的机遇挑战。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亲历者和助推者,内蒙测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瑞新感受颇深。新牌子的背后凝聚着自然资源体系构建以来,该中心聚焦卫星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上所付出的心血。

  展目远眺,一个以“生产云”+“遥感云”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大数据库为成果的地理信息大数据 应用和服务体系正在慢慢地建立。用张瑞新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用活甚至‘榨干’遥感技术,牢牢抓住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这一核心定位,支撑和服务好118.3万平方千米国土上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

  在导航服务、遥感卫星、智慧城市成为大众热词的当下,测绘地理信息面临着一个看似矛盾 的局面:当我们提到测绘这个行业时,人们可能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梳理出清晰的认知,但当我们提起导航地图、一码通行等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时,就会看到人们的会心一笑。

  其实,自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诞生以来,由于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和服务性的基本属性,测绘装备、测绘技术和测绘人就不仅仅活跃在传统意义上的测绘行业,而是在多个行业和 多条战线上发光发热,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普及,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刘海波就是这样一位在计量战线为测绘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十余年的科技工作人员。作为武汉地 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 计量检测院”)院长,刘海波并不是传统的垂直测绘系统的“圈内人”,但从参加工作之日起,他却一直和测绘装备打交道,为国产测绘装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奉献智慧和心血。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时空信息类相关专业学子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精准对接的平台。

上一篇:【48812】依托世界抢先学科 建成世界高水平期刊 下一篇:【48812】激光雷达与点云年代丨《我国测绘》杂志2022年11月刊抢先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