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社: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亚洲ca88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4-09-28 03:34:26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近年来,为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国家测绘局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积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测绘的投入。测绘部门通过实施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立了以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为骨干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全面实现了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使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建立和完善了由国家平面控制网、国家高程控制网、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和国家重力基本网组成的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成了全国1:400万、1:100万、1:25万、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国家基础航空摄影约330万平方千米,建成和更新了一批省级1:1万和市县级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这些基础测绘成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诸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地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地理信息为核心内容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格外的重视。顺应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开发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测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构筑公共应急保障体系等,都需要测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测绘日益迫切的需求,为测绘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今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开始实施。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测绘部门将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把工作抓紧抓好。到2010年,我们将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新一代现代化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发展我国自主测绘卫星,实现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部陆地国土的覆盖;加快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制与更新,完成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绘,基本实现陆地国土1:5万基础地理信息的全覆盖、1:1万基础地理信息的必要覆盖;加强完善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推进地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大力开发基础测绘公共产品,推出新一代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促进导航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影像地图和三维景观地图等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引导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测绘科技攻关,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测绘软件平台和技术装备,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全方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 上一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三大新趋势以及七大最赚钱领域 下一篇:国务院批复赞同《全国根底测绘中长时间规划大纲(2015—20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