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干线公路数字化建设试点全面展开-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05 09:02:32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近年来,智慧公路在我国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智慧管控、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应用到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中,我国公路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为快速推进公路设施数字化,推动公路养护高水平质量的发展,9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将利用一年左右时间,重点在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养护、安全与应急等三个领域先期开展试点,打造一批示范引领工程,基本形成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路线和标准规范,构建标准统一、信息全面、融合共享的国家公路基础数据体系。

  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未来智慧公路发展的方向及基础,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何构建适合国内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后续工作如何推进等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公路养护方面,由于传统的日常巡检包括经常性的养护巡检需要大量的人工,耗时耗力。当前,国内公路路网建设趋于饱和,路网密度非常高;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人工普查的模式无法跟上520多万公里路网的养护任务,需要有效提升公路巡检自动化能力;由于养护经费相对紧张,在做预防性养护的决策时,需要思考怎么样利用有限的养护经费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

  地质、自然灾害、高速公路车流量饱和等因素是导致公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且事故发生后极易引发次生事故,严重阻碍道路正常运行。因此,建设监测预警管控系统、提升应急调度能力是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与道路畅通的有效手段。现有公路预警管控系统存在误报率高、响应速度慢、费用高等问题。

  《通知》指出,试点内容最重要的包含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公路、桥梁、隧道等)数字化,以及在养护、安全、应急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最重要的包含以下三方面主题:

  (一)基础设施数字化。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标准完善、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数字孪生应用等试点方向。

  1.标准技术完善。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激光测绘、北斗定位、机器视觉、物联网监测等技术方法,研究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在役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方法,研究制修订一批在役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规范。

  2.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部省两级公路基础数据库,并实现联网运行,重点汇聚基础地理信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静态数据,不断汇集完善公路养护管理、运行监测与安全应急等动态数据。构建标准统一、信息全面、融合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共享。

  3.强化数据治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打通数据链条,优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开展数据架构、数据质量、数据服务、数据安全等内容研究,加强公路基础数据治理、融合应用和交换共享,支持公路资产动态管理、技术状况监测、养护统计分析、安全态势感知、应急指挥调度、养护资金分配、养护绩效评价、可视化应用等。

  4.数字孪生应用。加星遥感、激光测绘、机器视觉、二三维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VR)等可视化技术在公路养护的应用研究,研究建立在役高速公路全周期业务数据采集、检索、查询、仿真、展示等可视化解决方案。加快公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在役高速公路数字孪生应用试点,搭建实体公路和数字公路两个体系。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业务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公路养护、安全、应急等业务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高效协同,逐步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养护和应急处置的决策支撑水平和工作效能。

  (二)智能养护。包括但不限于公路养护智能装备研发、公路养护智能化应用、科学决策研究等试点方向。

  1.公路养护智能装备研发。重点针对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等自动化检测以及路面无人化养护施工等方面,加快公路技术状况检验测试监测及养护装备研发。

  2.公路养护智能化应用。升级完善省级公路综合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多层级、多业务管理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实现扁平化管理、一体化协同和系统化联动。研制推广公路养护智能化应用,重点是基于AI(AI)的自动化巡查、日常养护巡检养护一体化、重点设施长期性能跟踪、基于物联网的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养护工程数字协同管理等应用。

  3.科学决策研究。加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方法研究,重点研发各类设施养护评价、预测、决策等分析算法与模型,通过算法模型汇集分析数据,提高决策水平,提升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效能。

  (三)安全与应急。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应急处置数字化应用等试点方向。

  1.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结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运用北斗卫星、Insar、雷达等技术方法,建立完善的“天、空、地”多源立体监测网络,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点识别和监测,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精准预警模型,提升自然灾害风险识别、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建设。汇聚融合应急管理各类业务数据信息,实现灾害事故仿真推演、灾情研判、应急预案和辅助决策智能化。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应急管理数据交换共享,加强多方公路交通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3.应急处置数字化应用。加强日常应急处置规范管理,强化应急处置业务流程闭环和动态调度。完善应急预案数字化体系,推进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数字化管理,制定应急演练规范化要求,逐步实现应急演练、响应、处置等全流程数字化,全方面提升灾害预防与应急保通能力。

  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切实提升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养护作业智能化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水平,有效增强防灾减灾和安全保障能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2022版中国移动新式才智城市白皮书(附下载) 下一篇:建设数字乡村的意义是什么?每日乡村告诉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