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亮相南京南部新城-亚洲ca88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4-07-12 18:23:32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集聚区将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维全生命周期,大力推进数字化场景应用和试点项目建设,提升建筑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引导下,经过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南部新城去年申报成为首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集聚区,并编制实施方案,快速推进试点项目和集聚区建设。 2023年4月30日,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建议》,明确了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2024年7月2日,南京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在我市建设工程中鼓励和引导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通知》,全方面推进我市智能建造试点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023年5月23日,南京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推动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细化试点城市创建目标任务,制定61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任务清单及责任分工》,为促进试点工作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024年4月22日,南部新城管委会《关于印发南京市南部新城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集聚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快速推进南部新城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集聚区建设。 6月11日,南部新城管委会印发《关于全面推广智能建造应用的通知》,在区域内建筑施工项目全面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持续推进智能建造试点等各项工作。 作为南京市重要的功能板块,南部新城承担了大量新技术、新场景的试点和示范建设,是住建部 BIM 和 CIM 双试点片区。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南部新城成立智慧城市推进工作组,推动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一网统管”。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物联网IoT的相关能力,用于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的基础平台。CIM平台像一张网,实现规划、施工、竣工阶段全面可视化管理。 南部新城CIM基础平台已收集入库遥感影像、倾斜摄影、现状精模、地下管线等基础现状数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六线、城市设计三维模型等规划管控数据,以及房建BIM模型、道路/管廊等市政BIM模型数据。 以省、市智能建造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结合南部新城真实的情况,编制《南部新城智慧工地服务建设导则》《南部新城建筑信息模型编码标准》《南部新城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保障试点项目智能建造有关标准统一、信息互通,促进集聚区智能建造平台建设。 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BIM+”技术应用,深入推动BIM在规划审批、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关键工序模拟、指导施工、竣工验收等工程全生命期的集成应用。大力推广数字设计、协同设计和AI设计等技术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实现集成技术的最优化设计。 推进试点项目智慧工地建设,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综合运用BIM、物联网、移动互联网、GIS等技术方法,实现工程实体质量、安全、进度等信息全面采集,整合试点项目现场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特种机械控制管理系统等资源,构建多方可视化的“智慧工地”。 加快建筑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推广应用成熟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加强机器人产业集聚和研发创新,重点发展以砌筑机器人、抹平机器人、喷涂机器人为代表的建筑机器人应用。 南部新城现有5个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分别是南部新城富华路两侧教育配套、南部新城机场三路社区中心建设工程、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南部新城大明路东侧居住社区中心建设工程、南部新城国际路居住社区中心建设工程。 项目采用组合成型钢筋技术、装配化装修等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充分运用南部新城智慧工地平台,将智慧工地硬件设施连接至网络终端,实现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网络动态监管。同时,项目拟使用地坪机器人,提升了项目施工的品质和效率。 项目建成后将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派出所、居家养老、幼儿园、街政管理中心等功能体。该项目应用北斗/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设备,对基坑及紧邻建筑物做实时、自动变形监测,通过“技防+人防”的科学手段,促进基坑施工更安全、智能。 项目北邻汇秀路、东接承天大道,紧邻南外校区,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目前已顺利竣工验收。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预制装配率达63%,综合评定等级达到二星级。建筑与BIM技术、智能化技术、绿色技术相结合,打造个性鲜明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 项目包含A分区1#南社区中心单体、B分区2#北社区中心单体,总建筑面积约34651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6972㎡。项目采用了BIM+装配式多管道共架整体吊装技术、“BIM+”数字一体化技术,建设并应用项目级综合管理平台,拟使用抹光、测量等多款机器人,使用无人机土方测量等智能装备。 项目目前完成负二层整体的结构,正在进行负一层施工。运用3D打印模具,组成建筑模型进行技术交底或施工模板,同时在社区中心的下沉广场、市民讲堂和屋顶根据场景需要设置3D打印景观小品。项目施工还运用凿毛、混凝土整平等施工机器人,装配式烤漆龙骨复合外墙板等新材料新技术。 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的打造,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工程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激发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为全市推广智能建造提供了经验借鉴。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我市将持续以示范引领带动全域推进,全面推动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全国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 上一篇: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48812】探秘甘加秘境:走进前史兵家重镇八角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