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立20周年-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10-09 17:37:22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2024年,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在京建成运行一周年。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作为首批入驻的国际科技组织,也喜迎成立20周年。多年来,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始终致力于在全球推进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促进国际交流互通。未来,北京市科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的提高集聚区运行功能及服务事项,发挥叠加政策优势,以更大力度、更多维度赋能国际科技组织。

  自2004年成立以来,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推动和传播“数字地球”理念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数字地球领域顶尖的国际交流平台。经过20年的领域深耕,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已成为数字地球全球发展的引领者,在世界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2004年7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发起,经国务院批准,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在民政部正式注册成立。廿载征程,风雨同行,2024年,国际数字地球学会迎来了成立第20周年。

  20年来,学会通过完善全球组织架构、搭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出版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等举措,不断丰富数字地球的内涵,持续推动数字地球技术和应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一路走来,学会感谢各界同仁的支持与陪伴,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年相携前行的点滴,同贺学会20岁生辰快乐!

  “数字地球”概念问世后,搭建一个链接全球的国际化学术平台,对于聚合全球数字地球领域科研力量,促进“数字地球”资源共享和生态共建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应运而生。

  1998年,“数字地球”概念提出。我国政府格外的重视数字地球的发展,时任国家主席在接见两院院士时,强调“数字地球”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积极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1999年11月,中国科学院联合19个部委及国内外相关机构在北京发起召开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致大会开幕辞。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数字地球领域相关机构倡导和推动下,全球首个专注数字地球理念发展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正式成立,拉开了数字地球全球化、体系化发展的序幕。

  学会在执行局和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北京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4届主席先后由院士、John Richards院士、郭华东院士和Alessandro Annoni博士担任,现任理事会由来自18个国家的29名专家组成。学会建立了6个国家与区域委员会,6个专业领域工作组,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合体2大创新组织,为学会在全世界内发挥学术影响力和引领作用夯实了基础。

  2006年,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委会是学会建立的首个国家委员会,致力于推动我们国家数字地球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ISDE-YSIN)成立于2023年5月26日,旨在赋能数字地球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共同推广数字地球理念,推动数字地球技术创新,为实现数字技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该网络承办有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系列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讲座”线上交流活动,为数字地球领域青年科学家打造了开放、平等、自由的顶尖学术交流平台。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合体(ISDE-DBRAlliance)于2017年4月5日在澳大利亚正式成立,是依托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培育出的首个在海外成立的联合体。联合体旨在增进“一带一路”国家和相关机构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相关国家空间地球信息能力建设。联合体承办有“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定期开展数字地球各专题领域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活动,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依托国际化学术平台优势,学会吸引和汇聚全球数字地球领域顶尖智库,开展多层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探索数字地球前沿发展的新趋势,为数字地球技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学会成功打造数字地球领域历史最悠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最高的两项国际学术会议品牌: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和数字地球峰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数字地球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和知识成果共享。如今,这两大会议已成为数字地球领域公认的学术风向标。

  在全球10个国家举办13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及8个国家举办9届数字地球峰会,吸引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学会始终把握数字地球理念发展前沿,通过战略研讨和趋势变化分析,积极推动数字地球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主题为“数字地球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来自阿尔及利亚、奥地利、玻利维亚等13个国家的160余名代表参会。论坛共组织7个主旨报告和13场平行分会共90个口头报告,收到11篇论文,4篇获“2023年第一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2名科学家获“2023年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将于2024年12月4至7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香港中文大学(CUHK)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ISDE-YSIN)、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ISEIS)和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HKYSA)共同承办。论坛聚焦“数字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主题,继续探讨先进数字技术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关键作用。

  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于2023年12月6至8日在北京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成功召开。论坛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合体承办,来自国内外的15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共同协办。论坛主题为“数字地球与‘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获评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度十佳影响力学术会议”。

  论坛吸引了来自埃及、比利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捷克、蒙古等3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5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首部系统描述南亚及域内经济走廊的大型综合性专题地图集《“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通过了《数字地球支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宣言》。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大讲堂(ISDE International Lectures)创办于2022年11月18日,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目前已举办至第9期,吸引全球40000余名专家学者在线交流研讨。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讲座(Lecture on the Digital Earth Youth Innovation)由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主办,每年举办四期,将邀请世界领先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进行分享交流,增进该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研究,目前已经举办至第二期。

  学会出版了两本国际英文学术刊物,为全球数字地球科学家搭建高质量的学术分享平台,撰写出版了全球数字地球领域的首部英文专著《数字地球手册》,为全球数字地球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权威参考和指导。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创刊于2008年3月,是第一个以数字地球为专业研究领域的同行评议国际期刊。该刊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主编为郭华东院士。该刊创刊18个月后被SCI检索,目前已被15个大型国际数据库收录。2023年影响因子5.1,CiteScore™引用分8.2。

  《地球大数据(英文)》创刊于2017年12月,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主编为郭华东院士。该刊是全球首个聚焦大数据的地学刊物,旨在促进地球科学大数据集的开放共享。目前,该刊已被ESCI、Scopus、EI、Inspec、CSCD等重要数据库收录。2023年影响因子4.0,CiteScore™引用分8.0。

  《数字地球手册》是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联合Springer出版集团于2019年11月18日正式出版的全球首部数字地球学术著作。该书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名誉主席郭华东院士、美国科学院Michael F. Goodchild院士、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现任主席Alessandro Annoni博士共同担任主编,由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121名作者历经四年共同撰写完成。目前,该书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12万次,是数字地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专著。

  作为全球数字地球领域国际科研合作的纽带,学会已与全球二十余家重要国际组织实现广泛合作,是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2011年,学会加入国际数据委员会(CODATA)的“手拉手合作计划”并签订合作协议

  2017年,学会与澳大利亚测绘空间科学研究所(SSSI)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9年,学会正式成为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地理空间国际学会联盟(UN-GGIM GS)成员

  2023年,学会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IEEE GRSS)续签合作备忘录

  2023年,学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签订合作备忘录

  2023年,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遥感学会(MAPIN/ISRS)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2023年,学会“数字丝路”国际科技联盟与蒙古地理空间协会(MGA)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我们深知,每一份成功不能离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与支持。我们大家都希望将这份喜悦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合作伙伴以及所有关注数字地球发展的人士共同分享,也希望您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为庆祝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立20周年,我们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期待您的见证和参与,与我们一同携手迈向数字地球的新征程!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是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为数不多的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学术组织,为纪念学会在推动数字地球从理念走向现实征程的领跑作用,我们率先在第三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上举行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与数字地球全体科研工作者和支持者共同回顾学会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寄语未来创新发展。

  第14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将于2025年4月21-25日在中国重庆召开。学会诚挚邀请各界同仁共襄盛举,携手开启数字地球事业国际新篇章。

  在第三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数字地球成就展举办期间,学会将推出二十周年发展历史及亮点工作成果特别展览,回溯学会在拓展全球组织架构、举办顶尖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国际学术刊物、织密国际合作网络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以此加强与其他国际科技组织机构间的链接,拓展全球学术圈层,共同开启数字地球的全新篇章。

  作为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外籍青年学者中国行——苏州站”活动同期举办,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通过国际研讨会、座谈交流、参观数字地球成就展与本土民间传统文化展览等活动,加深国际青年学者对中国数字地球科技发展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了解,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夯实台基。

  学会将推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大讲堂特别期,届时邀请国际数字地球领域权威科学家就数字地球最新研究成果、最具前瞻性的愿景展望等话题,为大家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对话。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将特别策划推出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专刊,从科研数据、实验成果、理论创新等维度献礼二十年来学会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

  第10届数字地球峰会将于2024年11月19-22日在卢旺达基加利召开。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卢旺达大学、卢旺达会展局承办,主题为“数字智能:感知地球,保护未来”。

  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将于2024年12月4-7日在中国香港举行。论坛聚焦“数字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主题,旨在成为一个分享前沿思想,促进多方合作,推进未来可持续发展数字议程的动态平台。

上一篇: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地理信息相关国际组织简介(四):ISPRS(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