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2支队伍云集广东工贸展开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巅峰对决!-亚洲ca88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4-10-28 00:31:20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10月25日上午,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一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小组(赛项)在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白云校区隆重开幕,来自30个省、自治区的62支参赛队伍,将在广东工贸展开巅峰对决。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立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属性,突出大赛综合育人功能,结合职业教育的专业内涵和教育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考虑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重点行业、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产业和生产实践需要,对竞赛项目和规则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置了42个赛道,其中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一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小组(赛项)由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这是该校继2023年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后的又一盛会。 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力求通过将比赛成果不断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学内容,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领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比赛采用学生团体赛的组队方式,4人为一队,考查参赛学生的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等。围绕“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要素,参赛人员结合资源勘查类、地质类及测绘地理信息类相关专业要求和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践需求,立足技能创新,自主确定参赛项目名称,自主设计参赛项目内容,自主选择参赛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增加了国际组,能够更大范围吸引国际学生参加大赛,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的感召力、塑造力和影响力,为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打造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作出贡献。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承办校赛事组委会副主任何汉武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能够在广东工贸举办,是教育部对学校的充分信任,也是对近年来学校总体发展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成果的肯定和认可。学校将全力以赴为大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后勤保障,努力将本届大赛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赛事。他希望在办好比赛、服务好全国各地参赛队伍的同时,通过优质的办赛组织、高水平的赛事服务,彰显学校办学能力、治理水平、办学特色,展现广大工贸师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作为本届大赛的协办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高校(13所之一),并筹办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工贸分院。近年来,学校以“双高”建设作为学校创新发展“主引擎”,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为示范,牵引带动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基地“五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非常明显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度的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减少相关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上一篇:市政府关于赞誉常州市第十三次自然科学优异科技论文的决议 下一篇:渐渐的被看好的地学15个学科期刊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