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相关概念-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01 08:22:37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地理空间框架可分为国家级、省区级和城市级三级架构,它们共同构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都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前者是作为框架的数据体系,后者是框架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地理编码是通过对地名/地址信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并建立地名/地址与空间坐标之间相互对应的过程。通俗的解释就是将地名/地址映射成地理坐标的过程,例如可根据某单位的通讯地址自动生成标准地址,再根据标准地址生成地理坐标。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愈来愈普遍的应用,部门之间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共享整合的要求日益迫切。据专家分析,政府各部门拥有大量的政务信息中,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紧密关联,但是这一些信息几乎都没有空间坐标,因此无法与别的信息整合,没办法实现空间分析与可视化。为了将这些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集成与融合,实现大量统计和表格信息的空间化,就要建立空间和非空间信息之间的联系,地理编码正是建立这两者之间联系的最重要手段。以地名/地址数据作为基础纽带,通过地理编码,使政府各部门分散的信息资源库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从而在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中,构建起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进行融合的框架和模型,依据此框架和模型能够完全满足直接的、实时的数据共享要求,实现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操作。

  地理编码在经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地名、路名、楼名和门址等数据库后,可支持与位置相关的服务,如LBS、智能交通、移动梦网、影像数据库的查询等;对社会、经济和人口信息能够直接进行匹配,从而做多元化的分析、统计、管理、制图和可视化表示,以支持政府的管理和决策。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信息时代下测绘成果对外服务的直接模式,它是作为其他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相互连通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就构成要素而言,公共平台包含了数据、软件、环境等的集成配置,较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涵更丰富;就数据内容而言,公共平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提取了部分内容,又扩充了部分要素,二者之间既有重叠,又相互补充;就定位而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专注于满足精度要求高、内容要求全的专业客户的真实需求,公共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则是内容要求相对简化、但要能确保自身专题信息可准确集成的政务用户;就服务层次而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的是标准的地理信息产品,公共平台则提供了数据引用、共性功能直接用、个性功能定制开发等多种层次的服务。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各级测绘部门围绕基础测绘业务开展所取得的成果资料,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规定要求的、通过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数字化的测绘成果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必须遵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能够全面、细致地反映和描述地表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依托,是测绘行业提供保障服务的数据源泉。

上一篇:新闻源 财富源 下一篇: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区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