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信息应用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8-07 03:43:03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6月25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IT与地理信息领域产、学、研、用单位的学者和技术人员,以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信息资深从业者齐聚一堂,解读空间智能技术的新突破与新应用,探索各行各业数智转型新思路、新方案。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分享了三点体会:要加快数据要素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发展、加速推进数据要素资源的资产化再造、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中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围绕智能科技能力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他表示,我们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加强新质生产力、创新技术的超前布局,加强系统工程的管理创新,力争早日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希望大数据、AI与GIS技术能齐头并进、融合发展,以全面释放空间数据资源和新一代智能技术发展潜能,助推数字中国建设高质量、全面发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表示,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前途广阔,是地理信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GIS一方面与遥感、测绘、导航定位等地理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另一方面和AI、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互助力,增强了智能、扩展了功能。当前,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企稳向好,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持续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地理信息新质生产力“蓄力”;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以提升效益和质量发展壮大地理信息新质生产力。

  “从卫星系统的开发到多源数据分析,中国都走在全世界创新的前列。”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主席Diane Dumashie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城镇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等前所未有的挑战,空间智能可带来科学的解决方案。中国致力于推进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及多领域应用创新,这将为全球的信息化建设带来经验与参考。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李朋德谈到,随着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地理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核心生产力要素。为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天、空、地、海和万物互联的感知体系,要大力推进全球合作,实现通信、导航和遥感的卫星联动。要全面树立地球空间数据的生产力要素观念,积极探索地球空间数据的认证、登记、检验、交易、标准化和开放共享途径,实现地球空间数据安全、开放与价值最大化。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的提升,以前需要大量人工的区域三维建模,从几天时间缩短到20分钟左右。识别海量卫星影像当中耕地、水域的细微变化,用AI大模型轻易能做到,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宋关福说,中国的地理信息应用正在继视频空间化、云原生化、遥感GIS一体化、三维化、自主化等特征上,进一步呈现出“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在该领域,中国正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土地学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由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承办。大会得到了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的特别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痛心!河南25岁外卖员倒在小区积水中后身亡?“疑因触电所致”,多方回应

  城中村“电费刺客”调查:有租客称电费比房租还贵,专业的人建议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华为Mate70:3D人脸+侧边指纹!华为Pura 80:2D人脸+超声波指纹

  小米15 Ultra再次被确认:2亿像素长焦+全焦段四摄,安卓之光预定

上一篇:2024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前景分析 下一篇:【48812】学术沟通 遥感与地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教育教育展开论坛顺畅举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