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乡村建设如春风化雨全面推进-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27 19:06:43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图为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智慧农场的鱼菜共生系统。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图为鹿泉区获鹿镇“镇域大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观察数据信息。 翟磊 摄

  近年来,智慧种植走进田间地头、互联网信息进村入户、数据大脑融入乡村治理、电商兴农推进产品出村……随着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在网络站点平台上有了更多的“能见度”。数字乡村建设正在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如今,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更便利,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智慧,乡村治理更科学……数字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的治理模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连日来,在赵县姚家庄村赵县光辉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的一片片农田里,“智慧秋种”的场景,向人们展示了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图景。

  在现场,一辆搭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小麦智能精量播种机正在播种,平整土地、精量播种、精准变量施肥等作业环节一次完成。

  “别看这台播种机外表不显眼,但驾驶室内有着高科技。”机播间隙,合作社负责人姚风娟进入驾驶室向记者介绍。

  只见驾驶室内安装着2套智能装备,包括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精准播种和变量精准施肥施药物联网控制管理系统。只要电脑设置完毕,这台播种机就会进入智能运行模式,按照设定好的线路匀速行进作业,并根据土壤的不一样的情况进行播种和施肥。

  赵县光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加入了河北省全程机械化“无人农场”项目。合作社依托专家团队,推广“农机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小麦生产无人农场,通过耕整地、种植、植保、灌溉、收获等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

  赵县让智慧农业扎根田间,仅是我市以智能化赋能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无人播种机能够识别地块自动掉头,实现厘米级播种;大型小麦收割机可以一机多用,同步实现产量测算、数据传输、卫星定位……“科技+农业”是一剂良方,让农业产业从“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农业生产更轻松、精准、高效。

  借助科技的力量,传统农业焕发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市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持续推动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大田种植领域集成应用,积极引进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滴灌等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和数字设备,开展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大大促进了农产品增产增效增收。

  “芽球玉兰菜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钾、铁、钠、锌、蛋白质和胡萝卜素,能帮助人们减轻上火带来的不适……”走进元氏县联兴佳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一边拍摄芽球玉兰,一边充满激情地向直播间的粉丝介绍芽球玉兰的好处。主播的热情赢得了直播间的粉丝点赞,都表示要下单购买。

  该公司电商负责人和记者说,为了逐步扩大产品宣传,企业每天会在早、中、晚安排三场直播,每场直播在线人,每天订单量能够达到300单。

  如今,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来销售,线下主要是面向一线城市的商超、精品菜批发商业市场;线上主要是采用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直播带货等方式,双渠道的销售方式能为企业增收200万元。

  除此以外,该县还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每天可销售3000斤左右红薯,收益十分可观。在元氏,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开始采用“电商+直播”的销售方式,增大农产品销售量,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该县也在不断深入推动电商建设,优化电商布局,进一步发挥电商带动引领作用,以销促产,靠商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不仅是元氏县,近年来,深泽县不断推动农产品和深泽本地特色产业由线下走到线上,由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和全球市场,实现产品销售的转型升级。今年8月份,该县举办了以电商助企助农为主题的“全渠道资源对接选品大会——深泽站暨直播(短视频)带货大赛”。活动旨在加强深泽县本地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从而推动县域产业再升级,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使电商成为深泽县特色产品推广的一张名片。

  下一步,深泽县将持续促进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出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并借助带货主播的力量,推动行业发展和升级,将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员出入信息、社会民生诉求、网格精细服务……一条条抓取到的信息清晰显示在“镇域大脑”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在鹿泉区获鹿镇“镇域大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有序处理信息,确保没有遗漏。

  鹿泉区获鹿镇“镇域大脑”指挥中心是通过深层次地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等前沿技术,统筹整合5G、物联感知设备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造的数字化基层全周期管理平台,可以全面、实时感知人流、车流、物流、商流等城市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全域实时处置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发生的事件。

  当前,得益于乡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数字乡村建设深入乡村生活的众多场景。

  “通过前期摸排,我们已掌握全镇人口的基础信息,并将这一些信息录入平台展示。后期,我们将对残疾人、退伍军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标注,以便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甄慧玲介绍,“镇域大脑”围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方面覆盖”管理模式,让“条上管得着看不见,块上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迎刃而解。

  数字化一头连着村民,一头连着政府.一边是通过数字化服务享受新生活的村民,另一边是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乡村治理、更好服务大众的政府。

  据了解,“镇域大脑”内部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建立了一张全域网格。现阶段,获鹿镇总共划分出242个网格,每个网格对应一位网格员,方便对全域范围实行无死角管理。

  通过细化若干网格,“镇域大脑”不断压实网格主体责任,构建责任明确、资源整合、运行高效的审批、监管、执法“三融合”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通过可视智能监控,‘镇域大脑’让城市安防实现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极大的提升了城市安全度、人居舒适度,从源头解决隐患,保障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甄慧玲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让民生、医疗、教育、志愿服务等数字化服务向乡镇、村延伸覆盖,进一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公共服务通过云端走向每个家庭,每个农民。数字与网络为乡村打开了一扇与现代化对话的大门,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绘就了一幅幅数字新蓝图。

上一篇: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中心、国务院:大力推动数字村庄建造 加强村庄信息基础设施建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