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低碳供应链的全球挑战和现实路径-亚洲ca88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19 19:32:17 来源:亚洲ca88官方网站

  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作为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主体,企业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要促进供应链成员共同实现碳减排。

  20世纪90年代,公司开始关注环境绩效,关注的焦点逐步由单个企业扩展到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应运而生。

  绿色供应链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低碳供应链强调的则是在供应链运作决策中将碳排放作为目标或者约束。 供应链各环节的碳足迹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科学识别和管理也成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议题。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张之下,绿色供应链发展在取得减排成绩的同时,在实践中由于政策导向和路径选择的差异,加之不同国家和地区低碳供应链发展状况的差异,协同实现全球碳减排还面临如下挑战。

  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的碳补贴、碳交易、碳税等政策措施中,目前国际上公认碳交易和碳税是比较有效的两种碳减排激发鼓励措施。 其中,碳交易是数量控制的手段,碳税是价格控制的手段。

  从已有研究可知,对低碳供应链而言,两种碳减排政策各有优缺点。但 从碳减排量、成本控制来看,碳交易政策能带来较好的供应链绩效,碳交易成本却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市场因素的影响,而碳税政策则没这个问题。

  因此,碳减排的政策如何制定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政府需要仔细考虑的重要问题。

  碳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特别大程度上依赖于碳排放信息的可靠性。 然而,目前国际碳标签测度标准不统一,我国参与碳标签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还不多,供应链碳足迹的计算因为涉及产地、生产时间、工厂使用的能源来源、物流方式等众多复杂的因素,常常被质疑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花了钱的人碳标签的认知不充分,对碳标签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未建立足够的信任,影响低碳产品的购买。

  还有就是,低碳供应链成员对低碳的重视程度不同,碳排放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难以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促进供应链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因此,供应链上碳排放信息不够透明,也不够准确,供应链协同低碳管理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由于各国碳减排的目标、能力、成本都有较大的差异,减排的政策也不完全一样。 碳减排力度较强的国家将供应链中高污染、高能耗、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的制造业前端向一些减排力度较低、碳规制政策不健全的国家转移,由国际贸易导致碳减排搭便车、碳泄漏的现象出现,给发展中国家也带来较大的环境问题,并不可以真正实现全球碳减排。

  此外,伴随全球供应链的国际物流也会增加碳排放。 近几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进口碳关税的呼声慢慢的升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较大,成为新型贸易壁垒。 因此,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合作都给全球碳减排带来了挑战。

  协同供应链各主体碳减排管理,统筹发展低碳供应链,促进区块链技术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全球碳减排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打造满足双碳要求的低碳供应链。

  研究表明,碳交易和碳税政策并行实施后,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绩效,并与其他气候政策相兼容。但目前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只是将一些重点行业或企业纳入在内,可能会引起碳泄漏,这就需要以碳税政策作为补充,对低排放或高排放但较为分散的行业或企业征收合理的碳税。

  同样,针对碳排放不同的供应链和消费的人低碳偏好不同的供应链,在实施复合碳减排政策时要灵活地进行区分,避免重叠或真空。而 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价格大大波动,碳交易价格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 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碳减排波动的影响,碳税税率要结合多方利益参考碳交易价格来制定。

  另外,还需考虑与其他气候政策(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政策)的兼容和协调,以免削弱碳交易或碳税政策减排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各种政策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使得碳足迹的追踪变得容易,也能大大的提升计算的准确性。 消费的人在购买低碳产品时,对碳标签所包含信息的信任问题也可得以解决。 公司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供应链各环节的碳排放,并从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各环节进行供应链结构调整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区块链上透明、可靠和实时的信息和智能合约,能更好地实现低碳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碳减排的协作,也为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厘清碳排放责任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政府可以构建数字化低碳管理平台,对企业实施灵活的动态碳补贴和征收动态碳税。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开发和管理碳资产,为碳交易动态定价提供有效的依据,并提高碳交易的效率,降低碳交易成本。

  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供应链信息可靠性和碳减排协作的问题,还可以为多项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我国企业应学习低碳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清洁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低碳化; 学习国际物流的管理经验,引进低碳运输工具,提高运作效率,减少货物运输的碳排放。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热情参加全球碳减排的政策制定,修正碳排放的计算标准,提高国际贸易气候政策的有效性,承担大国碳减排的责任。

  综上,只有积极应对低碳供应链管理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实现各项低碳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使用,构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低碳供应链,才能推动我们国家低碳供应链管理稳步发展,促进经济朝着节能、清洁型的方向转型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共赢的和谐发展。

  ▲企业信息披露又有新指令!已有约50000家企业采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最新趋势

上一篇:沃尔玛怎么样打造低碳供应链 (下) 下一篇:第51期:气候组织发布构建低碳供应链指南
分享到: